时代新维实力赋能水质监测

热搜关键词: 溶解氧 氢电导率 电导率 水质分析仪 闭口闪点测定仪 硅酸根监测仪 水质监测仪

TP251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实验操作全流程指南!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8.12

TP251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实验操作全流程指南

引言

TP251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是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精度水质检测仪器,采用隔膜电极法实现溶解氧(DO)的快速测量,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污水处理、水产养殖等领域。本文基于仪器说明书及实验操作规范,系统阐述TP251的安装、校准、电极使用及维护等关键步骤,为实验人员提供标准化操作参考。

一、仪器安装与初始化

1.1 配件检查与电池充电

  1. 开箱验收 :核对装箱单,确认主机、电极、充电器、电解液、膜体等附件齐全。
  2. 电池充电
    • 首次使用前需充电:将充电器连接至220V交流电源,再插入仪器充电接口(图4.2.1)。
    • 充电指示灯:红灯亮表示充电中,绿灯亮表示充满(首次充电约需8小时,后续充电2-3小时)。
    • 注意 :内置电池不可强行拆卸,充电完成后先拔仪器端插头,再拔电源端。

1.2 开机与初始化

  • 长按电源键3秒启动仪器,进入主测量界面(图5.1.3)。
  • 检查屏幕显示参数(单位:mg/L/℃;盐度补偿:默认0‰;大气压:760mmHg),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二、仪器校准流程

校准前需确保电极极化完成(首次使用或更换电解液后需极化8小时)。

2.1 零点校准(溶解氧零点标定)

  1. 准备标准液 :用无水Na₂SO₃溶解于纯水中配制“无氧水”(零氧环境)。
  2. 操作步骤
    • 主菜单→维护服务→仪表校准→溶解氧零点校准
    • 用无氧水清洗电极2-3次,再浸入新配标准液中
    • 待数值稳定后按确认键完成校准

2.2 空气校准(溶解氧斜率标定)

  1. 操作步骤
    • 在零点校准界面选择“空气校准”
    • 将电极暴露于空气中,按提示确认进入校准状态
    • 可手动修改浓度值(默认25℃下饱和氧8.26mg/L),确认后等待数值稳定完成校准

校准验证 :通过碘量法对比测量结果,偏差应≤±5%。

三、电极使用与维护

3.1 电极工作原理

  • 阴极(Pt) :O₂ + 2H₂O + 4e⁻ → 4OH⁻
  • 阳极(Ag/AgCl) :4Ag + 4Cl⁻ → 4AgCl + 4e⁻
  • 温度补偿 :Pt1000铂电阻实时检测水温,修正氧浓度读数。

3.2 日常维护要点

  1. 存放要求
    • 短期存放(<6个月):套保护套,保持电解液湿润。
    • 长期存放(>6个月):倒空电解液,阴极干燥保存。
  2. 清洁与去污
    • 膜体堵塞:用3%-5%稀盐酸浸泡30秒,或5mol/L NaCl溶液浸泡30分钟。
    • 离子污染:肉眼观察膜体表面,用滤纸吸干脏物。
  3. 性能检查
    • 零氧测试 :电极置于无氧水中20分钟,读数应降至0ppm。
    • 斜率测试 :电极置于空气中,读数应与温度-氧浓度对照表一致

3.3 电解液与膜体更换

  1. 更换步骤
    • 垂直握住电极,旋下旧膜体,甩净残留电解液。
    • 清洗膜体、电极内体并晾干,检查O型圈是否损坏。
    • 滴入新电解液(占膜体内腔2/3),垂直旋紧膜体(旋两圈退一圈,避免气泡)。
  2. 注意事项
    • 电解液具强碱性(pH13.0),操作时佩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眼睛。
    • 更换后需重新极化8小时并校准。

四、实验操作规范

4.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采样点 :避开死水区,距水面30cm以下采集。
  • 预处理 :静置10分钟后过滤悬浮物,避免气泡混入。

4.2 测量步骤

  1. 静态测量 电极垂直浸入水样,液面没过温度传感器。
  2. 动态测量 电极与水流方向呈45°插入,匀速移动(5cm/s),连续采集3组数据取平均值。

TP251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通过标准化校准流程与电极维护,可实现高精度、快速响应的水质监测。本指南详细梳理了从仪器安装到实验操作的全流程,为污水处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实验人员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定期维护电极,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仪器寿命。

咨询热线

010-8179-7160
010-8179-7160   13910057437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338  京ICP备09023761号  站点地图    技术支持: 牛商股份
  • 公司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林风二路38号院5号楼803
    工厂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乐凯南大街5288号
  • sdxwsal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