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652泡沫特性测定仪作为一款符合GB/T 12579、ISO 6247、ASTM D892标准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用于评估润滑油等液体的泡沫倾向性与稳定性。本文基于天津检测院等权威机构的操作规范,结合仪器技术特性,系统阐述其完整实验流程。
环境条件控制
实验室需保持温度稳定,避免气流干扰。若室温高于24℃,需启用仪器配套的投入式制冷器,确保水浴温度精确控制。实验台面需平整,防止仪器倾斜导致测量误差。
仪器状态检查
样品预处理
取约200mL待测润滑油样品,置于600mL烧杯中加热至49℃±3℃,随后自然冷却至24℃±3℃。此步骤模拟实际工况中油品的温度波动,确保实验结果贴近真实场景。
量筒定位与恒温
将清洁量筒注入190mL样品,垂直浸入左侧24℃水浴中,液面需超过900mL刻度线。静置5分钟,待样品温度与水浴完全一致。
气体扩散头安装
将扩散头连接管插入13#胶塞中心孔,通气管插入侧孔,确保密封性。扩散头浸没液面下约5分钟,排除管路内空气。
通气与泡沫生成
通过流量计调节气流至94mL/min±5mL/min,通气5分钟。立即记录泡沫总体积(量筒刻度读数减去液体体积),精度需达5mL。停止通气后静置10分钟,再次记录泡沫体积。
高温浴切换
将第二份样品注入清洁量筒至180mL,放入右侧93.5℃水浴中。当样品温度达93℃±1℃时,插入清洁扩散头,重复通气与测量步骤,记录高温下泡沫生成与消散数据。
温度循环测试
高温测试后,用搅动破坏残留泡沫,将量筒置于室温冷却至低于43.5℃,再转移至24℃水浴中。重复通气与测量,评估温度变化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重复性测试
每项测试需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两次测量值差异超过GB/T 12579规定的重复性限值(如初始泡沫体积差值>10mL),需重新取样测试。
关键指标计算
异常数据处理
若实验中出现泡沫体积骤降或数据离散度过大,需检查:
即时清洁
实验结束后,立即用石油醚擦拭量筒与扩散头,防止油样固化。气源管路需排空余压,避免冷凝水积聚。
定期校准
每季度使用标准流量计校准气体扩散头流速,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检定控温系统精度(±0.5℃)。
配件管理
建立配件更换台账,记录变色硅胶、胶塞等耗材的使用周期。扩散头建议每50次实验更换一次,确保渗透孔畅通。
咨询热线
010-8179-7160硅酸根监测仪TP106 磷酸根监测仪TP107 联氨监测仪TP108 钠离子监测仪TP130 溶解氧分析仪TP150 溶解氧分析仪TP151 ORP分析仪TP160 余氯分析仪TP170 COD监测仪TP1111 氨氮监测仪T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