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维实力赋能水质监测

热搜关键词: 溶解氧 氢电导率 电导率 水质分析仪 闭口闪点测定仪 硅酸根监测仪 水质监测仪

TP652泡沫特性测定仪实验操作流程!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7.02


TP652泡沫特性测定仪实验操作全流程解析

TP652泡沫特性测定仪作为一款符合GB/T 12579、ISO 6247、ASTM D892标准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用于评估润滑油等液体的泡沫倾向性与稳定性。本文基于天津检测院等权威机构的操作规范,结合仪器技术特性,系统阐述其完整实验流程。

一、实验前准备:环境与设备校准

  1. 环境条件控制
    实验室需保持温度稳定,避免气流干扰。若室温高于24℃,需启用仪器配套的投入式制冷器,确保水浴温度精确控制。实验台面需平整,防止仪器倾斜导致测量误差。

  2. 仪器状态检查

    • 检查干燥塔内变色硅胶颜色,若吸水变粉需立即更换,确保空气干燥度。
    • 确认量筒、气体扩散头、胶塞等配件清洁无残留,采用“甲苯→正庚烷→清洗剂→丙酮”四步清洗法,最后用干燥空气吹干。
    • 连接气源管路时,使用通气胶管将气泵、干燥塔与仪器进气口串联,避免油污或水分进入系统。
  3. 样品预处理
    取约200mL待测润滑油样品,置于600mL烧杯中加热至49℃±3℃,随后自然冷却至24℃±3℃。此步骤模拟实际工况中油品的温度波动,确保实验结果贴近真实场景。

二、实验操作:分阶段精确控制

阶段一:24℃常温测试

  1. 量筒定位与恒温
    将清洁量筒注入190mL样品,垂直浸入左侧24℃水浴中,液面需超过900mL刻度线。静置5分钟,待样品温度与水浴完全一致。

  2. 气体扩散头安装
    将扩散头连接管插入13#胶塞中心孔,通气管插入侧孔,确保密封性。扩散头浸没液面下约5分钟,排除管路内空气。

  3. 通气与泡沫生成
    通过流量计调节气流至94mL/min±5mL/min,通气5分钟。立即记录泡沫总体积(量筒刻度读数减去液体体积),精度需达5mL。停止通气后静置10分钟,再次记录泡沫体积。

阶段二:93.5℃高温测试

  1. 高温浴切换
    将第二份样品注入清洁量筒至180mL,放入右侧93.5℃水浴中。当样品温度达93℃±1℃时,插入清洁扩散头,重复通气与测量步骤,记录高温下泡沫生成与消散数据。

  2. 温度循环测试
    高温测试后,用搅动破坏残留泡沫,将量筒置于室温冷却至低于43.5℃,再转移至24℃水浴中。重复通气与测量,评估温度变化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三、数据处理:科学分析与结果验证

  1. 重复性测试
    每项测试需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两次测量值差异超过GB/T 12579规定的重复性限值(如初始泡沫体积差值>10mL),需重新取样测试。

  2. 关键指标计算

    • 泡沫倾向性 :以初始泡沫体积(mL)表征,数值越大说明油品越易起泡。
    • 泡沫稳定性 :以静置10分钟后泡沫残留率(%)评估,残留率越高表明泡沫越持久。
    • 温度敏感性 :对比24℃与93.5℃测试结果,分析高温对泡沫特性的影响规律。
  3. 异常数据处理
    若实验中出现泡沫体积骤降或数据离散度过大,需检查:

    • 气体扩散头是否堵塞(可用丙酮浸泡后超声清洗);
    • 水浴温度是否波动(使用标准温度计校准);
    • 样品是否被污染(更换新样品重复测试)。

四、实验后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1. 即时清洁
    实验结束后,立即用石油醚擦拭量筒与扩散头,防止油样固化。气源管路需排空余压,避免冷凝水积聚。

  2. 定期校准
    每季度使用标准流量计校准气体扩散头流速,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检定控温系统精度(±0.5℃)。

  3. 配件管理
    建立配件更换台账,记录变色硅胶、胶塞等耗材的使用周期。扩散头建议每50次实验更换一次,确保渗透孔畅通。

咨询热线

010-8179-7160
010-8179-7160   13910057437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8338  京ICP备09023761号  站点地图    技术支持: 牛商股份
  • 公司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林风二路38号院5号楼803
    工厂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乐凯南大街5288号
  • sdxwsale@163.com